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差距的作用研究
——以江浙沪皖地区为例
摘要: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亟待解决的矛盾,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藉由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为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助力,增加我国农村的发展动力,但是长期还将面临着覆盖范围不够广、服务水平不够高等难题。在2018年出版的金融创新报告中曾经提到,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加快我国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能够将我国普惠金融带入更高的全新发展阶段。数字普惠 金融快速发展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推广金融普惠服务发展的主流。数字普惠金融在传统普惠金融上结合数字技术的创新性,具有便捷、成本低、可持续等优势,能够跨越地理区域 更加深入人群,为更多想脱贫致富的人提供帮助,因此其本身 就带有减缓贫困的属性。但是乡村以及我国部分区域里有许多弱势群体对于数字设备的应用能力还是较差的,对于数字金融服务信任度不够,这可能会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所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差距;农村发展;乡村振兴
一、文献综述
普惠金融的运用范围普及有效改善了城乡收入差距,普惠金融能有效降低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小微企业普惠融资模式能够降低企业部门的融资门槛、提高了融资可得性(于博;董怡然,2020),普惠金融为被排除在传统金融之外的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提高收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研究表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遏制该地区的贫困现象;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最为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对改变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推广普惠金融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意义重大 (钱水土;毛绍俊,2019)。传统信贷机构的三农贷款、投贷联动等融资模式(于博;赵万春,2020) 国内学者就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 结论几乎一致:普惠金融能够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起到收敛作用。模型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教育水平和产业结构也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影响。(唐蔚,2020)
(Liu 等2019)根据 988 户中国贫困县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国农村地区农户、农民的创业活动起到农村包容性转型的促进作用,能够提升农村居民收入。( 张建波;郭丽萍,2017)进一步发现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在长期更为明显。( 李世炎,2019) 通过分析省(区、直辖市)2008—2018 年的数据,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以及普惠金融对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促进作用均具有区域性差异。 在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 非线性关系研究方面,也有学者证实了库兹 涅茨曲线。 (吕勇斌;李仪,2016)采用空间 面板数据模型,证实了普惠金融对收入差距 的影响呈倒 U 型关系,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帮 助经济不发达地区跳出倒 U 型左侧陷阱,实现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良性循环。 与普惠金融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 智能生成个人信用信 息,减少在贷款过程中对不动产等传统抵押 物的依赖,帮助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成本并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 但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方向,由于其提出时间不长并且难以测度等原因,对这方面的研究尚 不充分。 2016 年,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 心结合蚂蚁集团的大量数据,构建了数字金融指标体系,发布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5 年)》,并在 2019 年将此数据更新,发布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8 年)》。 基于此,国内学者对数字普惠金融展开了许多相关的研究。(李建伟,2017)通过研究 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先降低再增加的关系,附近省域的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本省域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有不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张建波;郭丽萍,2017)认为从长期来看,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为显著[3]。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产物,能够打破空间限制,在更大范围内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相比传统普惠金 融 具 有 无 法 比 拟 的 优 势,更加契合普通百姓的的需求 。大 部 分 学 者 如 (宋 晓 玲 , 2 0 1 7 ) 、(张 子 豪 ;谭燕芝,2018)、(张贺;白钦先2018)等认为我国各省区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在局部上表现为'高高空间集聚'和'低低空间集聚'。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低收入群体福利水平,帮助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各项分解指标均能显著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其中覆盖广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减小的作用更大。为此,政府应加速金融服务通过数字化实现普惠,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陈 啸 和 陈 鑫 ( 2 0 1 8 ) 补 充 道 : 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内部流动性低且空间上呈现稳定的二元格局;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相较传统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能改善所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还存在显著的全局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也有积极的影响,且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取决于其数字服务支持程度。上述结论较好地印证了G20数字普惠金融所倡导的数字化价值所在,为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经验证据。未来要以数字金融服务作为普惠金融发展重点,提高其在优化中国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周利, 冯大威,易行健,2020)通过分解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 距的贡献度,得出,首先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数字红利'显著,即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在低分位点处其边际效应更大。其次,对城乡家庭收入差距的MM方法分解结果显示,城乡家庭的收入差距主要源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等变量本身的特征差异;城乡两组家庭间的回报差异存在,但主要影响低分位点处的收入差距,对高分位点处的收入差距影响有限;基于RIF的单变量分解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成为继年龄、户主户口状态、受教育水平、家庭规模之后又一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最后,影响机制的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主要通过增加金融可得性、降低门槛效应这一机制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即使替换不同的关键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徐敏;张小林,2014)认为,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减贫效应和排除效应有关,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普惠金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不显著,作用是充分的但不必要,要发展普惠金融,拓展普惠效应。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