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视域下中学生德育教育路径研究
——以余杭中学为例
摘要:校园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体系中有待加强的重要方面。本文拟通过教学实习,对中学生德育教育途径进行探索,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思路,符合化学师范专业的培养要求。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教育; 中学生;具体实际
一、文献综述
- 德育教育及德育现状
中小学德育管理主要是指在一定范围(班级、年级、学校等)内,管理者根据德育目标要求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中小学生在活动中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自主构建及活动中物质、流程、事物的安排,最终对学生在道德品质、道德行为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估。受具体学段划分等因素的制约,学校德育管理呈现出分头实施、各自为战、责任不清、体系不健全等种种弊端,为此,国家德育纲要提出的德育目标贯彻落实任重道远。
由于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之中,经济、生活、文化呈现多元并存的态势,这种现状必然对学校德育工作造成困扰,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设计德育活动来进行德育管理,加之校园内外各种不同舆论氛围的干扰,均会导致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受挫。况且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现状是70后的校长、80后的中层,领导一群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构成了学校的师资队伍。在面对社会变迁、技术发展和时代巨变下带来的新问题时,受原有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的影响,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德育工作理念、方式是有差异的,但他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用昨天的理念教育今天的学生,培养着未来社会的接班人,难以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对学校德育的影响,教师必须首先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控制权,更多的道德能动性,以及更多成为自己事务的主人的机会。
另外,学生成长的“虚拟”环境也对德育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环境下,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被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所包围,虚拟世界的沉浸式体验让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另外中学生此时的心理发展不平衡,很容易被网络上的错误信息引导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与判断,例如:他们觉得网络上就有问题的答案,便不想去思考,一味的信任网络,学校德育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