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见附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大脑半球的语言、记忆和推理等智能处于受损状态而产生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自20世纪初(1906年)Alzheimer医生首次报告1例51岁女性病例以来,阿尔茨海默病载入医学史册已近110年,该病的发现为人类了解痴呆开辟了崭新的天地[1]。
临床表现为记忆能力减退、持续性认知能力下降以及运动障碍等,并伴随有一系列精神病症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AD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和脑卒中之后的第4位杀手[2],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社交、工作与生活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的疾病。
根据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6年报告可得知,2015年全世界估计有4680万人患阿尔茨海默病,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1.315亿。
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然而A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人们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病因。
目前关于其发病机制包含诸多因素,存在多种假说,这些假说只是部分地解释AD的发病机制,包括:胆碱能神经元假说、-淀粉样蛋白毒性假说、Tau蛋白假说、胰岛素假说、自由基损伤假说、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假说和基因遗传假说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