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FGID)是指具有慢性和复发性的消化道症状,而没有结构和生化异常的一组症状群。
近年来,关于发病的医学模式由简化的生物模式向整合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以及脑-肠相互作用(brain-gut interactions)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增加了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认识,理解和关注;精神、心理因素在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胃肠生理,也影响患者的症状体验、疾病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
功能性胃肠病是生理、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复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的综合病征。
近年的研究认为,功能性胃肠疾病是动力和感觉异常的脑-肠轴调节障碍所致,这一观点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人们研究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脑-肠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肠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之间双向的神经连接,具有多种生理功能[1]。
一般认为,神经系统对胃肠运动的调控通过3个层次相互协调作用来实现。
第1层次是肠神经系统的局部调控;第2层次是位于椎前神经节,接受和调控来自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方面的信息;第3层次是中枢神经系统,由脑的各级中枢和脊髓接受内外环境变化时传入的各种信息,经过整合,再由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将其调控信息传送到肠神经系统或直接作用于胃肠效应细胞。
这种在不同层次将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称为脑肠轴。
机体通过脑肠轴之间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双向环路进行胃肠功能的调节称为胃肠互动(brain-gutinteraction)[2]。
脑肠轴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细胞和效应系统。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